6月4日,第十一届南方财税法高层论坛在广州举行,本次论坛主题为“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与地方税收体系的重构”,与会专家学者就“营改增”优化设计的难点与对策、营改增与地方税制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。
我国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行“营改增”试点,将最后一批的建筑、房地产、金融和生活服务等四个行业纳入试点范围。专家表示,“营改增”的全面实施,不仅对于深化我国税法改革和税制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,而且将对财税体制乃至整个经济社会体制带来重大的影响。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伯侨表示,通过“营改增”税收制度的改革优化了税制,减少了税负,促进了分工,改善了出口,推动了服务业发展,从而有助于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战略目标。
“客观而言,‘营改增’”自上海试点以及逐渐扩围以来,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,包括‘营改增’试点的正当性、行业的整体减负、地方税源的保障、税制设计的公平价值以及税务机关优化税务服务等。”在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、华南理工大学财经法研究所所长张富强看来,在“营改增”征管过程中也存在着立法保障和征管模式不完善、税源监控形式化等问题。
张富强认为,只有认真贯彻《立法法》的税收法定原则,通过加快增值税立法法的进程,完善本轮改革顶层和具体的制度设计,才有可能实现营业税制向增值税制的平稳转型,才有可能稳步实现‘调结构、稳增长、促发展’的短中期目标,并建立起国家与国民间收入分配的和谐关系。
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网